我为祖国祝福
我为家乡骄傲
朱秀娟(红光农场)
红光农场,一个坐落在小兴安岭脚下的美丽的地方,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辉煌历程,这里也发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,在农垦改革的大潮中,做为北大荒集团百名家庭成员之一,红光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,踏上企业化改革的崭新征程。
白驹过隙,2019年,我们的祖国迎来了70岁华诞,而我的家乡——红光农场伴随新中国70年的发展巨变,70年的劈波斩浪,迈出了改革发展的新步伐,红光人用双手描绘着家乡壮丽的诗篇,红光人用智慧和汗水开启了新时代的新征程。
我是一个70后,生在红光,长在红光,工作的第一天也在红光。40余年,我为农场的每一次发展进步而喜悦,我为农场的每一次砥砺奋进而拼搏,我把美好的青春融入这片热土和这里可爱的人们。伴随着新时代的脚步,展望红光的新发展,我想说,“我为祖国祝福,我为家乡骄傲”!
建场之初,红光农场只是一个拥有人口2800多人,耕地5万亩的小村庄,那时他叫——叶家窝棚,“地窨子、茅草房,几家人住着南北炕”、
“粮票、油票和布票,温饱冷暖难承当”、“一口老井几十年,一条扁担压弯了脊梁”……这就是曾经积贫积弱的红光,他见证着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艰辛,他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起在自立自强中前行。
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犁花开”!80年代初,改革开放的春风,吹遍了祖国大地,让红光在党的领导下,与祖国一起迎来了全新发展的新局面。发展经济、完善制度、引进技术、改善生活,在改革开放号角的催征下,实干自强、勇于追梦的红光儿女大踏步的走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——
当有机食品在人们心中还是个懵懂的概念时,红光农场已被誉为黑龙江垦区的“有机农场”;
当传统农业受到挑战,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的时候,红光农场的“鹅玉”模式在全省推广;
当撤队并区,中心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时候,红光农场被评为省级美丽城镇……
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时代潮流浩浩荡荡,我的家乡红光农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习近平总书记来北大荒视察,留下了殷切的嘱托“中国人的饭碗要装满自己的粮食”!北大荒从没有象今天这样,目标坚定,意气风发。当好农业现代化的领军者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,北大荒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毫无质疑,不可动摇。做为北大荒百名家庭成员之一的红光农场,以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大声呐喊:“厉害了,我的国”!“厉害了,北大荒”!
看今朝,企业化改革后的红光农场,正向着“三大一航母”的目标,在15万亩绿色的田野上,播撒新希望;展未来,轻装劲旅的红光农场,将在垦区改革的浪潮中,拓展新领域,展现新作为。“艰苦奋斗,勇于开拓,顾全大局,无私奉献”的北大荒精神将激励一代代红光儿女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,齐心协力,建设更美更好的家乡,让红光富起来,更要强起来!
“耕作在广袤的原野上,生活在现代化的城镇里”,这是农场人如今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做为农场人,做为红光人,我知足我快乐、我骄傲我自豪。通过家乡的变化我感动着北大荒的发展巨变,感受着祖国的富强昌盛,我和家乡人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实现,我们心中满满的都是幸福感。
祖国祝福您,北大荒祝福您,家乡祝福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