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时不等人,清明夹肥忙。4月4日,在安达畜牧场第三作业区,新购进的240马力进口拖拉机牵引着新型6行大垄深松夹肥机,在北斗导航系统的指引下划出笔直的轨迹,将配方肥精准注入8-10㎝和12-14㎝的耕作层中。安达畜牧场大豆夹肥作业在清明假期首日正式拉开序幕。
“过去这时候,咱们可是‘老牛拉破车’,原来的老旧机器总是会出现漏肥、断垄、深浅不一等问题,最让人头疼的当属农机故障抢不上农时。现在这新机器够有劲儿,加上这北斗导航新科技,活干得又快又漂亮!”安达畜牧场与农机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把式刘志国摩挲着驾驶室里的智能终端,感慨万千地说。

据了解,安达畜牧场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行动,以强标准为核心,盯紧农机装备短板,率先从农机补配套方面入手,在今年投入220万元,新购进大马力拖拉机、镇压器、起垄施肥机等农机具。在完成专业的组装调试、安装智能系统、驾驶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后,正式投入使用。目前,这些先进化、智能化的农机具已在镇压、夹肥环节“初露光芒”,凭借高标准、高精度的作业质量得到了声声赞许与认可。

这个牧场为新购进的农机都安装了智能系统,全部实现了北斗定位、远程调度和作业质量实时监控。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对夹肥深度进行了随机抽查,发现精度非常高。精准投放的肥料与土壤形成的理想“夹层”,提前为大豆根系生长构建起“营养银行”。据了解,先进的智能农机投入使用后,农机作业效率明显提升,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夕阳西下,最后一抹余晖洒在整齐的田垄上。顺利完成首日夹肥作业的机械编队返回农机中心,进行定点停放、统一管理。“今年我们要通过农机标准化带动农艺标准化,不断提升大豆单产水平,让每寸土地都释放出现代农业的增产潜力。”牧场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李明杰充满信心地说。